2024年11月23日

纵观| 宗教与城市意象的发展史

作者: 李道南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3年11月06日 13:34 |
播放

并不是所有的宗教都将苦难作为教义关注的核心。犹太教关注的核心是代价,违背上帝命令和契约的代价。亚当夏娃吃禁果提到的是代价,吃的时候必定死。死是吃禁果的代价,这是亚当夏娃关于这个果子的认知。蛇给出禁果可以吃的理由是你们吃的时候不会死。这种不用付出“死”的代价,是夏娃对禁果的新认知。而之后人类所经历的一切,皆是因为夏娃吃禁果的代价。琐罗亚斯德教关注的是善于恶的对立。正是善恶的对立才产生了世界的混乱。因此,脱离黑暗世界抵达光明王国成为教徒的追求。怎样才能脱离成为他们关注的核心。伊斯兰教关注的核心同样不是苦难,而是最后一位先知以及他的教训。道教的关注核心是人与自然合一,人怎样摆脱肉身的限制而成为长生不老的神仙。

只有基督教和佛教关注苦难,将苦难置于核心。基督教关注苦难,并不将解脱苦难成为神仙作为自己的教义核心,它强调忍耐信靠上帝,依靠上帝战胜苦难。耶稣在福音书中,吸引的人都是苦难中的百姓,有瞎眼的、患血漏多年的、瘸腿的、被定罪的等等,他们在生活中的苦难,压垮了他们的脊梁,而这些苦难在犹太教那里则是代价。因此,门徒才会问耶稣:“这个生来瞎眼的人是因为自己的罪还是父母的罪?

在犹太人那里我们所经历的苦难都是代价。但是耶稣却给予了苦难另一种解读,那就是上帝彰显自己荣耀的时候。这意味着耶稣告诉我们,在现实中我们彼此帮助来减轻苦难的痛苦,在精神上我们信靠上帝来战胜苦难,而这些则是对上帝的荣耀。耶稣给予了现实和精神的全方位关注。

经历苦难并不一定会感知苦难。当我们用宗教来阐释苦难的时候,意味着我们自我的觉醒。我们终于知道我们正在承受苦难,并且我们不愿意承受苦难,我们需要苦难的解读,也需要苦难的解脱。耶稣为苦难既提供了解读,也提供了解脱之道。只是这种解脱不是寄希望于来世。而是现世的共济。

耶稣在那个社会是一个手工业者,他是木匠或者石匠,曾经参与过小希律新城的建造。因此他不是一个局限一隅的土地拥有者,或者土地耕种者。耶稣吸引的是一群市民,因为耶稣本人就是市民。在后来的基督教发展中,所走的道路基本是城市道路。保罗传教的对象是希腊化世界的犹太人,他们散布在各个城市,或者为商,或者为奴,或者为手工业从事者。他们在城市不是贵族也不是罗马公民,因此他们经历着苦难,而这就是福音吸引他们的地方。

在近代之前,城市对于普通人来说,不是生活美好的意象,而是苦难之地。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,那些为奴的人群,他们在城市才能寻找到自己的生活空间,尽管苦难但是依然不愿意离去。因此,基督教历史上大部分著名信徒都是市民。圣法兰西斯是个市民,加尔文是个市民,马丁路德也是市民,他们带来基督教的改变。基督教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城市的市民宗教。而对于广大的乡村地区而言,因为拥有土地,他们所遭受的苦难和市民无产者相比可能要轻一些。因为拥有土地他们的苦难经历也相较城市有些规律。因此乡村的宗教信仰却总是那种民间宗教和民间迷信,他们追求宗教仪式的即时功效,而不是一个成建制和体系的教义系统。

这种苦难哲学之下,宗教的特点就是超神论,他需要一位君王一样,超越一切的上帝,能保证个人的救赎。因此我们能看到在城市中苦的难普通人,是怎样造就了教皇这一体制的。在四世纪的时代里,左右一个罗马城市稳定与否的人物往往是这个城市的主教。因为在他的教会里,住着大量这个城市的流民群体。他们无家可归,只能接受教会的救济,因此他们的苦难也就造就了教会的强大影响力。

城市并不总是一个美好生活的空间意象。在它一开始诞生的时候,是作为军事防御堡垒和政治统治的中心而存在,这一功能持续了几千年,直到近代。近代之后,城市的功能开始转变,由政治和军事防御的功能转向经济、市场和文化的功能。而这一转变的背景则是科技革命之后大生产带来的物质资源的盈余。人们对城市美好生活的意象就是从这一转变开始建立的。

此时城市不再是失去土地和无家可归者的归宿,而是那些寻找机会和金钱的人向往的空间。城市不再意味着饥饿,不再意味着身份和等级等,城市这个时候才不再是苦难。而是承载人们的美好家园愿望。科技继续进步,城市的政治和军事防御功能进一步弱化,经济功能之外,城市还是娱乐和休闲的空间。这就是今天的城市。

城市在发展过程中,逐渐从苦难中走出,建立于苦难的宗教,也就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家园。这个时候苦难之下的超神论开始淡化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。自然神论开始扩大自己的影响。人们不再关注苦难,不再关注超越的君主之神,以及他所设立的律法。因此人们不再注重宗教仪式,以及宗教对苦难的解读和教义。今天年轻人喜欢到寺院里上香,而不是成为一个佛教徒,正是这种背景之下的产物。人们更多地相信自己,相信自己的努力,相信自己的能力。这一世俗化必然结果的背后是城市功能的转变。

传统宗教的消退就是因为苦难已经不再是城市的意象,城市成为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地。这个时候宗教的消退,意味着信仰作为文化的崛起。苦难淡化了,并不是意味着人们不需要终极意义,毕竟城市的美好无法消除人们对自身意义的追寻。正是这种关注,让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由身体转向心灵。这就是耶稣超越犹太教法利赛人的历史穿透力。

实际上耶稣已经作为一个市民,将宗教的淡化乃至消亡在他的那个时代做了超前的预示。用心灵诚实敬拜上帝,正是今天的信仰模式。每个人管好自己的信仰,自己向上帝交代就好了。宗教的式微与信仰的文化转向,是伴随着城市功能的转变开始的。在经济娱乐的功能之下,人们更关注的是当下,他们考虑问题更加现实。但是这不意味着他们没有信仰,只是他们不再以宗教来表达而已。

可透过邮箱与作者联系交流:lidaonansir@163.com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